骏昊地坪为救援直升机提供精准降落服务发表时间:2019-11-20 11:53 直升机救援是把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空中120),能更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不过,目前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 优缺点 优势 一般来说,救援地域情况比较复杂。作为航空应急救援核心装备的直升机,能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工作,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 航空应急救援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具有快速、高效、受地理空间限制较少等优势,是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最有效的应急救援手段。能够垂直起飞降落、不用大面积机场、能批量运载物资和伤员。 直升机是航空应急救援的核心装备。直升机应用于应急救援,能快速到达水、陆路不可通达的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物资运送、空中指挥等项工作。 缺点 虽然直升机在应急救援中具有种种优势,但它在飞行速度、航程、续航时间、使用地域上依然会受到一定限制。在战区救生中,搜救直升机还要有预警机的指挥、轰炸机的对敌压制、歼击机的护航、武装直升机的伴随掩护等,可以说是陆海空的立体协同。 《环球时报》上某飞行员的解释更有突出客观原因之嫌。他解释"毛毛细雨也同样威胁安全"的原因是阻碍视野,容易撞上跨越山谷的电线。 直升机最后的落地也有讲究,一般要求起降场地尺寸不小于2×1.5倍旋翼直径,坡度不能超过7 °,沿盛行风向能确定清晰的进场线,着陆点中心15°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在山顶或峡谷起降时,起飞方向至少要比周围地形高300米,到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00米。
中国现状 中国用于应急救援的直升机数量缺口大、结构问题突出。到2008年底,全国只有294架民用直升机可用于应急救援,平均每10万平方公里约3架,是主要西方国家平均水平的1/25。 在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中,建议明确在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以选购国产直升机和国产航空装备为主,建议采购直升机的国产化率不低于80%。但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家用于航空应急救援的直升机大部分从国外进口,虽然在单机技术指标上相比国产直升机具有一定优势,但其采购、维护综合成本高、机型种类和保障制约条件多、对外依赖程度大。 此外,我国用于海上石油服务和航空护林的民用直升机约占民用直升机总数的63%,但用于其他领域尤其是救援领域的直升机在数量上严重不足。 此外,"直升机救援"收费问题也备受讨论,2011年,北京空中120拟增加直升机救援,主要用于病情危重时城市之间的转院,一次最低费用10万元,从北五环飞到南五环仅需10至15分钟。但不少网友表示收费偏高。 中国空域主要受空军管控,通用航空飞行器上天,过去要经严格审批。2000年起,国家逐步开放低空空域;2011年至2015年,在北京、兰州、济南、南京、成都试点改革;2015年至2020年,建成相对完善的低空管理体制,让平常百姓能享受通用航空的便利。正在征求意见的《航空法》还提出:"公民依法享有使用空域的权利;国家鼓励公民从事航空活动。 |